当前位置:首页 >> 儒释道知识 >> 解读儒释道三教的精言妙语
解读儒释道三教的精言妙语
发布时间:2014-09-16  本文来源:泰益丰周易会馆

儒释道三教,在中国长久的历史文化中,影响深远,人常说,儒教在“存心养性、执中贯一”的理念中,讲忠恕;而道教在“修心炼性、抱元守一”中讲善良;佛教则在“明心见性、万法归一”中讲慈悲,这是三教最精妙的教义,同样,很多传统文化的每一句,都足够让我们世人发人深省。

儒释道三教,在中国长久的历史文化中,影响深远,人常说,儒教在“存心养性、执中贯一”的理念中,讲忠恕;而道教在“修心炼性、抱元守一”中讲善良;佛教则在“明心见性、万法归一”中讲慈悲,这是三教最精妙的教义,同样,很多传统文化的每一句,都足够让我们世人发人深省。



  色不亦空,空不亦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心经》


  感悟:《心经》之“色”,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物质(日月星辰等)和世相(名利、财宝、人、物等),是肉眼能看见,触摸到的“色”。“色”是不是空呢?用水打个比喻,水为色,水的表现形式有:雨、雪、霜、冰、雾,江河湖海,水蒸气都是水,这些都是有形状的水,阳光下水蒸气上升于空中,我们的肉眼睛就看不见水了,但空气中的湿度增加了,我们看见云朵看不见水,但云朵里蕴含了水份,当云中的水份到达一定的量时,就会下雨,这是一个由量变回归到质变,从水回到水的过程。因而不能说什么事物是绝对的,这也是一个变化、辩证的多重思维。世相、物质、名利是不是空的呢?空的东西是“色”吗?世相名利都是空的,因为它不是永恒的,最终会归于空灭,所以,凡是会归于“空”的东西也就是“色”。既然“色”要归于“空”,我们就不能贪婪世间“色”相,修心养性为要,真空妙有为真。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道德经》


  感悟:靠大地生存的人,要以大地为法则,阳光雨露,施受于天,大地以天为法则,宇宙万物,都是道的演化,所以天以道为法则,道之演化,是以自然为法则。道法:就是顺应自然,听任万物的自我演化。作为靠地球上生存的人,就应该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顺天而行、顺其自然才是守“道”。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


  感悟:乾为马,坤为牛,用马象征苍天,用牛比喻大地。君子的精神应该像骏马一样矫健奔驰;像天体运行一样周流不息,大地柔和温顺,养育着万物,如牛的品德一样任劳任怨,君子的胸怀应如大地之厚德,包容和承载万物。


  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庄子


  感悟:鸟儿栖身山林,所占的巢穴不过是一节树枝,偃鼠饮河中的水,不过是喝饱了肚子。我们何不效仿鸟儿的自然行为,不贪婪财物,活得的逍遥自在一些呢!


  芷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以穷困而改节。——孔子


  感悟:兰花生长在幽深无人的山谷,不管有没有人欣赏,兰花依然开放,君子参悟大道和修养德行,不会因为穷困和挫折而改变自己的道心和气节。


  天地乃人之本,天地有亏,则不能安吾年。欲安者,先安天地,然后可长安。——《太平经》


  感悟:天地是我们的父母,是生命生存的根本,如果大气受到污染,大地、森林受到了人为的大肆砍伐,自然界的阴阳就失去了平衡,人类生存的根本条件就破坏了,人则不能安心度日,人类想要安心生活,首先要敬畏天地,和大自然行为协调一致,只有这样,才可能有长久的安宁生活。


  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阴符经》


  感悟:人盗天地精华而生,万物盗天地精华而长。人生天地之中,万物可为人所用。但是,如果人盗亦无道,就等于残害自己。如果人类无节制地砍伐森林,那就会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江河洪水的泛滥等等……只有三盗(天之道:阴、晴、日、月、星,地之道:金、木、水、火、风,人之道:诚、俭、仁、孝、善)五行生克适宜,阴阳平衡,才能做到天安、地泰、人合,天下才能太平。


  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金刚经》


  感悟:悟道之人应该生清净之心,不应为求有形状和具体的事而生心,也不应该为求无形状的事而起心动念,一个人的内心要达到空境,应是在内心没有任何所求的情况下,自然发生的清净无为之心。

本站声明
凡本站的所有原创作品,版权均属于泰益丰周易会馆,转载必须保证作品的完整性并注明来源。
本站的部分文字、图片和其它形式的文件,转载自互联网络。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更正或删除。
转载作品与网友言论,不代表泰益丰周易会馆观点。
泰益丰周易会馆专业从事风水、起名、吉祥物。 欢迎提供文章素材及进行各种形式的共赢合作,请与本站联系。
电话:0531-88348349 商务QQ:962568799
上一篇:素食的十大利益
下一篇:山东风水大师李亮德妙解 儒、道、佛三家文化
风水布局,风水知识,看风水,学风水
公司个人起名改名
改运服务
友情链接 山东起名公司 济南起名公司 周易网址大全 周易新闻 山东周易研究会 风水讲座论坛 国际周易大会 新白领商机网 周易公司起名 周易起名网 起名专家 起名大师 取名大师 易经取名 周易取名 周易起名 别墅风水 卧室风水 客厅风水 楼层风水 风水布局 风水堪舆 风水知识 楼盘风水 风水讲座 风水学 家居风水 济南起名大师 风水吉祥物 济南起名馆 济南起名字公司 房地产风水讲师 北京雍和宫起名网 易学顾问 山东周易协会 山东周易学院 山东易经协会 风水家 李亮德大师官网 人居环境策划公司 周易顾问
申请
加盟连锁  法律免责声明  媒体报道  欢迎合作  约稿投稿  网站地图  身份验证  在线自助  微信订阅  分支机构  资料下载  会员专区